2025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冷链配送和即时零售向乡镇延伸”,特别提及冷链物流连接着农业的生产端、流通端与消费端,能够促进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
湖南怀化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在中部地区唯一交汇的城市,拥有湖南首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如何用冷链物流撬动农业冷链产业发展?5月14日-17日,怀化市政协围绕“推进冷链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打造特色冷链国际陆港”课题,组织部分委员赴重庆市巴南区、梁平区开展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巴南区东盟国际物流园、梁平区冷链物流园、渝运集团南彭冷链物流配送中心、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展览馆等园区,详细考察了园区内的公路物流基地、冻货储存基地、冷冻库等冷链设施运营建设情况,了解企业农产品加工、仓储保鲜、冷链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感受冷链物流促成的农业冷链产业“火热”景象。
在座谈会上,委员们感触颇深,纷纷建言。
“重庆巴南区、梁平区依托特色农产品优势,推动冷链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的做法很好。”市政协委员、湖南怀化国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世君说,“目前,怀化已建设了东盟班列集结中心、跨境电商集拼中心、进口商品集采中心、中部地区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形成了‘一基地四中心’冷链物流发展格局,要加力促成冷链产业由‘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升级。”
产业兴则通道畅。“怀化山货多,培育了食品产业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90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60家,规模以上加工企业145家。”市政协委员、怀化海关副关长李淳提出,依托怀化国际陆港,打造原料基地+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品牌营销全产业链条,让山货变精品、田间连世界。
针对冷链物流企业营商环境。市政协委员、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芳建议,以冷链运输成本为核心切入点,聚焦油费、冷藏箱、短驳运输、前后仓等四大补贴,构建涵盖冷链运输全流程的综合补贴机制。
“在生鲜运输需求不断增长的当下,以传统冷链物流方式为主的冷链企业面临着货物保鲜的严峻挑战。”市政协委员、湖南三通慧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管长伟认为,冷链物流数字化转型已成必然趋势。要加快怀化国际陆港智慧冷链数字化物流中心项目建设,通过云技术对冷链物流进行全流程管理,为冷链物流企业提供从硬件到软件、从解决方案到生态体系的一站式服务。
“冷链物流是现代农业和商贸流通的重要支撑,要抢抓政策机遇,强化技术赋能,深化港产城融合,推动形成集仓储、运输、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怀化市政协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认真梳理借鉴重庆各地园区企业的好经验,并形成调研报告,为助推怀化打造特色冷链国际陆港贡献更多智慧。”怀化市政协副主席刘晓明表示。